“文凤特别善良,公婆身体不好,她悉心照料老人,还要养育两个子女,家庭负担很重,但是她从不喊苦喊累,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她。”在沁源县法中乡董家村,只要提起刘文凤,邻居们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今年35岁的刘文凤是董家村公认的好儿媳。12年前,刘文凤嫁给丈夫张照亮,婚前公公就身患疾病,没想到结婚后没多久,婆婆也生病需要人照顾。面对这一情况,刘文凤毫无怨言,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温暖的家。2023年12月,刘文凤被评为第八届长治道德模范。
义无反顾,选择为爱坚守
2013年,21岁的刘文凤与初中同学张照亮喜结连理。结婚前,许多人都劝她慎重考虑,男方家境贫寒,父亲脑出血后半身不遂,未来的生活注定艰辛。“当时听到大家的话,我确实认真考虑过。虽然照亮家里条件不好,但是他为人善良又勤奋,他的家人也很实在,我觉得这比啥都强。”刘文凤说。
“只要两人相爱,大家共同奋斗,就不怕困难。”带着这份淳朴的爱情观,刘文凤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张照亮。考虑到爱人家经济能力有限,刘文凤主动提出结婚一切从简,只是简单地请亲戚朋友吃了顿饭。
结婚后,刘文凤与张照亮相互照顾、相互信任,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出生,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满。“我特别感谢文凤,她总是那么善解人意,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张照亮感慨地说。
孝心无价,悉心照料公婆
结婚前,刘文凤便主动提出婚后与公婆同住,以便照料偏瘫的公公,对此张照亮和家人深受感动。不承想,结婚后第二年,刘文凤的婆婆又因脑梗导致半身不遂,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公婆的重任。
每天清晨6时,刘文凤就早早起床,先到公婆房间里帮老人穿好衣服,然后到厨房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吃过早饭,送孩子上学后,刘文凤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地里干活。农忙时节,她怕老人和孩子独自在家不安全,便用三轮车载着一家老小到田间,边干活边照料。
12年来,刘文凤与公婆从未红过脸,总是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需求。婆婆爱吃软口的饭菜,她就单独煮一锅;公公行动不便,她就自学理发。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两位老人吃得好、穿得暖,身体也逐渐好转,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传承家风,善行温暖乡邻
刘文凤的善良不仅体现在对家人的付出上,更延伸到了邻里之间。尽管家庭负担沉重,但是刘文凤性格开朗,谁家有困难,她都会搭把手。村里的留守老人多,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刘文凤总爱出手相助,她的三轮车也是村里的“爱心专车”,带老人们看病买药,帮老人们采买物品……
如今,刘文凤的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从母亲身上学会了感恩与担当,只要有时间就会主动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任务,还会帮刘文凤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由于事迹突出,刘文凤先后被评为沁源县“最美孝星”“孝顺儿媳”。面对荣誉,刘文凤只是简单地说:“照顾家人是本分,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正是这份朴素而深沉的爱,让这个家庭充满希望与温暖。(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