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人,宁波首例“人工心脏”植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14:29:00    

“我现在不仅能散步,还能帮老伴买菜了!”8月8日上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复诊的严老伯激动地向医生说着自己的新生活。

这位71岁的老人是宁波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成功案例,他的康复标志着宁波在终末期心衰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说起之前3个多月的生死相搏,老人唏嘘不已。严老伯10多年前曾突发心梗,今年3月7日因严重肺部感染陷入昏迷。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冠状动脉多处狭窄,最狭窄处达80%,同时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等多种严重病症。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李惠利医院心脏中心经过多学科会诊和上海中山医院专家团队会诊,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这相当于给患者衰竭的心脏装上了一个‘马达’。”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邵国丰教授解释道,“‘人工心脏’由血泵、驱动装置等四部分组成,能够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

3月21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手术持续了7个小时。医疗团队不仅为严老伯成功植入了“人工心脏”,还同步完成了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形、左心耳缝扎等多项高难度操作。

手术成功只是挽救患者的第一步,术后监护更是一场硬仗,肺动脉高压、持续的肾功能衰竭、出血、胃肠功能不全、危重症相关肌无力、感染……围手术期病人发生的一系列病情变化随时威胁着严老伯的生命。

严老伯先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反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医疗团队24小时监护,多次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最危急时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维系生命的血泵随时可能停止。”心脏重症监护室主任赵顺英回忆道。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严老伯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于6月16日康复出院。

最新检查显示,严老伯的心脏射血分数已达57%,心脏基本恢复到正常大小,心功能明显好转。据专家介绍,我国约有1200万心衰患者,宁波地区超过10万。“人工心脏”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从医40多年,能见证这样的医疗奇迹令人振奋。”邵国丰教授表示,“人工心脏技术的成熟应用,将改写许多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命运,让他们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