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以下简称“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启用,大塘镇卫生院加速焕新,南山镇卫生院(陈心陶纪念医院)破土动工……
近年来,三水区花大力气推动医疗领域改革,通过优化资源、升级硬件、培养人才等方式,推动全区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发展,让“大病不出区、小病在社区”成为可能。
实实在在的变化带来了群众信任。2024年,全区医保人员在本地就医人次较2023年增长10%,“家门口”的医院越来越受认可。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档
三水人看大病有了新选择。今年,总投资超22亿元的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建成投用,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开启“一院两区”新时代。
该院区于3月28日门急诊正式对外开放,6月28日住院部正式启用,成为三水医疗升级的关键引擎。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定下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一年强基础、两年提质量、三年大跨越,剑指立足湾区、辐射粤西的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许伟杰摄
三水区还牵手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开启新合作,携手推动“医疗、医药、医研、医育”合作联动,整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区域医疗卫生高地。
当前,总投资3.6亿元的区公共卫生医院项目正有序推进中,按照二级专科医院标准建设,补齐区公共卫生救治和应急处置的短板。其将成为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一同,为三水人筑起更加坚实的专科防线。
以区域医疗龙头为引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三水已有诸多有益探索。2022年,三水区人民医院就与大塘镇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获评全国医院医联体建设实践典范单位。
在此基础上,三水近几年创新探索多种医联体模式:一是按“院地共建”模式,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合作共建,同质化管理区人民医院院区、新城院区,三水区人民医院加挂珠江医院三水医院,三水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顶尖医疗资源。二是按照“镇属市管”模式,委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质化管理乐平镇人民医院,计划委托佛山市中医院同质化管理白坭镇人民医院,让镇街居民就地享三甲医院服务。
除此之外,三水还与省、市级医院搭建专科联盟,在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科研共建等方面相互协作。在医联体的强力带动下,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24年,区域住院人次较2022年提升32%,同期区域总诊疗人数提升16%。
15分钟健康网越织越密
不久的将来,家住三水北部片区街坊的健康获得感将显著增强。
目前,三水正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对大塘镇卫生院进行扩容提质;携手中山大学推动南山镇卫生院(陈心陶纪念医院)动工建设,将进一步满足北部片区及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

陈心陶纪念医院建筑效果图。南山镇供图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承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多项任务,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三水积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档升级,持续优化群众“家门口”的医疗服务供给。
一张“15分钟医疗服务圈”的健康网越织越密:2021至2023年新建或改扩建5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区基层医疗服务站点已达60个。2024年基层诊疗量预计达348万人次,“小病不出社区”正逐步成为现实。
在推动基层服务创优提质方面,三水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多家基层机构跻身国家级示范行列:西南街道、白坭镇、乐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大塘镇卫生院,获评国家推荐标准单位。目前全区达标率达57%,力争2027年前实现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0%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今年以来,三水又推进南山镇卫生院(陈心陶纪念医院)、芦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云东海映海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白坭镇岗头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让群众更有“医”靠。
引育用留打造高素质医疗团队
医院建得好,关键要有好医生。近年来,三水在吸引和培养医疗人才上也下足“血本”、使出巧劲。
一方面,三水区优化高层次人才招引程序,鼓励医疗机构利用自有资金配套人才优待政策。仅今年以来,全区就累计引进(含柔性引进)博士17名、硕士64名。同时,三水持续加大对现有医疗卫生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2021年至今全区累计新增高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7人。
另一方面,针对基层“招人难”“学历水平整体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三水自2023年起探索开展人员“区招镇用”,即由全区统一公开招聘,后续分配到区级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截至2024年底,三水开展统招4场次,为各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补充了89名医护人员,有效缓解基层“人才荒”问题。
此外,三水还专门出台意见和办法,规范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让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有效管理增强队伍生机活力。更重要的是,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医疗机构人员合理收入,让大家干得有劲头、有奔头。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当龙头医院牵引区域高度、基层网络兜牢健康底线、人才活水滋润杏林沃土,“在家门口看好病”便从愿景落为三水人触手可及的现实。未来,三水还将持续深化医疗领域改革,让这份健康保障更加坚实、温暖!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艳纯 通讯员三宣、三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