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国际陆港联动天津港开行跨里海中欧班列
石津模式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典型经验

2024年4月20日,一列来自天津港,满载82个标准集装箱的班列,缓缓驶入石家庄国际陆港。这是进入石家庄国际陆港场站的首趟“港城班列”。(河北日报资料片)余陈军摄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的通知,石家庄国际陆港联动天津港开行跨里海中欧班列入选。
2022年,石家庄市联合天津市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支持城市,石家庄国际陆港和天津港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双港”联动开行京津冀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石家庄市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实现“一单到底”国际海铁联运的内陆城市,正式进入马士基全球海运系统。
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主要全球贸易走廊之一。去年7月,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港口城市阿克套换为船运,横穿里海,从阿塞拜疆阿利亚特港上岸转铁路运输,最终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这趟全程7800公里的班列,不仅创下18天抵达的“河北速度”,更将货物分拨至格鲁吉亚、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形成辐射更广的国际物流网络。
“这条线路将运输时间压缩至传统海运的三分之二,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石家庄国际陆港国际班列事业部经理李江娜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出口至罗马尼亚的机械设备为例,采用新线路后,企业物流成本下降约12%,交货周期缩短10天左右。
今年以来,石家庄国际陆港持续完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布局,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质效,进一步增强对欧洲、中亚、东盟等地区的物流辐射能力,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今年前两月,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亚)班列开行量跃居全国第6位。今年一季度,共开行中欧班列302列,同比增长239%,创历史新高。
“石家庄国际陆港将深度参与跨里海国际走廊建设,稳定提高跨里海中欧班列运输质量和效率。”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表示,将优化班列运输组织,积极拓展货源渠道,继续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更多直达站点,进一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骨干通道,更好地服务外贸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