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张琦
近年来,临颍县大郭镇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优势特色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探索“文旅+”发展道路、深耕“五荒地”治理、盘活“沉睡资源”,切实增强村级组织“造血”能力,形成“强农、美村、富民”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探索文旅融合,激活乡土文化新活力。依托胡桥村林下经济、苗木基地、独特水系,创新“文旅+乡村”“文旅+康养”“文旅+研学”发展路径,开发“花卉景观、水系景观、文娱体验、乡村研学”等文旅项目,打造水乡风光、田园综合体、蝈蝈部落研学基地等乡村特色。至目前,胡桥村已种植各类苗木200多种,种植面积达6500亩,形成特色天然氧吧,蝈蝈部落研学基地“沉浸式”研学形式,已吸引学生3万人次前往体验。

深耕“五荒”治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人居环境整治与村集体经济增收协同推进,探索“宅金田”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土地流转、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五荒地等资源整合,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小地”并“大地”,实现土地流转1.5万亩,利用荒地实现金银花、射干等特色中草药种植、打造乡村游园4处,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硬支撑”。
发展庭院经济,打造乡村增收“聚宝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探索“庭院+”多元发展模式,引入手工作坊、家庭工厂,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同时,打造留守妇女庭院经济增收圈,开展直播、电商、纺织、手工等技能培训,让妇女成为庭院经济“受益人”。截至目前,该镇已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206家,带动各村留守妇女1200余人就业,引导困难家庭种植经济作物,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元,真正实现“沉睡资源”盘活,让“方寸闲地”变“增收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