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抗战故事|湘籍抗日英烈袁国平:他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0:06:00    

袁国平(1906-1941),湖南省邵东市牛马司镇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1906年,袁国平出生于邵东一个贫苦家庭。1925年,他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在周恩来等人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

前排左二为袁国平

1927年,年仅21岁的袁国平临行前,将一张照片寄给母亲,背面写下这行字字千钧的绝笔:

“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博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照为死别之念。”

袁国平邮寄照片的背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袁国平在毛泽东同志的推荐下,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抗战危急,“亡国论”四起,袁国平曾给侄子袁正鹏写信:“中国抗战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战胜日本!”“或许有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种不聪明的人。”

袁国平写给侄子的信

信的末尾,寄托着对与家人团圆的深切期盼:“还是抗战成功后,再与你们欢聚吧!”这份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家人的思念牵挂成为他心中最温暖的支撑。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8万敌军合围,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自卫作战还原图

袁国平率队突围时,身中数枪,鲜血不断地从伤口涌出来,战士们用树干搭成担架,抬着他一路拼杀。他深知自己将拖累全军,他用颤抖的手掏出七块银元交给战友,断断续续地说:“这是我的党费。”说着,他摸出腰间的手枪,用尽全身力气,扣动扳机,将最后一发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年仅35岁。这一枪,是他对崇高信仰的誓死捍卫,更是对革命精神的壮烈诠释。

袁国平烈士遗骸安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从21岁寄书明志,到35岁饮弹殉国,从家书中寄托希望,到绝境中舍身取义,袁国平用热血与生命,书写了对革命的绝对忠诚。那张寄给母亲的照片,那句“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的誓言,穿越时空,震撼人心,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资料来源:红星云 邵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