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事开麦|20多家蛋糕店被同一人举报, 是维权还是碰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6:23:00    

一块点缀着鲜花的蛋糕

本应是甜蜜与美好的象征

如今却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商机”

近日

据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消息

长沙20多家蛋糕店

接连被同一人举报索赔

原因都是这些蛋糕

使用了不可食用的鲜花装饰

“相同的配方”“相似的味道”

迅速引发公众质疑

有网友不禁发出疑问

这究竟是正当的消费维权

还是以举报为名的“职业索赔”呢

这种情况并非一座城市独有

近年来

从食品标签瑕疵到广告用语规范

从商品包装的说明到店内宣传材料

一批“职业举报人”游走在规则的缝隙

他们精准踩点、集中投诉

专挑小店、索赔获利

令不少商家难堪其扰

前几年引发争议的“拍黄瓜”事件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投诉举报

是法律赋予每一位消费者的权利

初衷是推动商家合规经营

保障食品安全

可一旦它脱离了维权的本质

沦为批量化、工具化、施压式的牟利手段

带来的后果

远不止消耗宝贵的行政与司法资源

还会挫伤小微商家的经营信心

助长“以举报致富”的不良风气

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市场的良性生态

面对逐渐异化的“维权生意”

长沙出台《关于依法规范投诉举报处置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的暂行规定》

直指“牟利性投诉举报”

明确区分真实维权与恶意索赔

这是对投诉边界的厘清

也是在传递一种鲜明的信号

投诉机制不是生意

监督机制不能沦为骚扰

当然

规范投诉举报只是起点

长远来看

还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增强商家法律培训

同时

还要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的监管机制

只有投诉回归监督的本位

维权不再异化为赚钱的工具

蛋糕上的鲜花才能尽情地绽放

我们市场的土壤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曹茜茜 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