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49元买锦鲤,到手要付55元运费!”“下单有运费险,退货时却没了!”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福建省消委会”)接到多起关于网络购物运费的投诉,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直播间购物中的“运费刺客”。
案例直击:运费竟比商品贵 下单后页面“玩消失”
案例一:消费者伍先生在某电子商务平台的一个直播间花费49元购买了4尾小锦鲤。直播过程中,主播宣称会采用顺丰、京东等优质快递进行派送,下单时也没有运费到付一说,再加上主播不断强调只有最后几单、优惠即将截止等话术营造紧迫感,让消费者觉得不买就亏大啦,从而迅速下单。然而,伍先生收货时却被告知要支付55元运费。他认为这种支付高额运费(运费高于商品本身价格)的情况完全不符合消费逻辑。在查看订单时,发现直播间下单的购物页面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标价399元的购物链接,在翻看商品评论时发现,众多消费者被套路了。伍先生向商家投诉,要求返还运费,但被拒。
案例二:消费者于女士称,其在某平台直播间买了一件首饰,购买时链接上写着运费险,可是退货时发现运费险没了,于是找商家讨要说法,经过几轮协商,商家最终同意消费者先垫付运费寄回,收货验收后再返还运费给消费者。
支招:五大锦囊助你避开“运费坑”
对于主播的承诺,建议开启直播录屏功能或向客服进行确认,保存聊天记录、商品链接等证据。
下单前,认真阅读商品页面详情,若发现商品页面信息模糊、存在歧义,或购买后页面出现异常变动,要立即截图保存,并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核实情况。
在购物过程中,要理性评估商品价格与运费的关系。若运费明显高于商品本身价格,且商家未提前明确告知运费支付方式及金额,要谨慎下单。
购买商品前,仔细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尤其是中差评和追评内容。若发现大量消费者反映商家存在欺诈等不良行为,应果断放弃。
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电商平台投诉,要求平台介入处理,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投诉,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李焕泉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