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二丫的鞋
二丫家比大柱家更冷清。
院子里杂草丛生,堂屋的灯昏昏沉沉,像随时会灭。一个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双鞋,缝缝补补,动作很慢,眼神呆滞。
“那是二丫她奶奶。”王老五小声说,“二丫爹娘受不了打击,病倒了,就她奶奶撑着。”
师父走过去,老太太好像没看见,还是低着头缝鞋。
“老人家。”师父轻声说。
老太太抬起头,眼神浑浊,看了师父半天,才缓缓开口:“你是谁?”
“我是来看二丫的。”
提到二丫,老太太的眼圈红了,手里的鞋掉在地上:“我苦命的孙女啊……她就是去给我送几个馒头,怎么就……怎么就没了呢……”
师父捡起地上的鞋,是一双绣花鞋,粉色的,绣着几朵桃花,针脚很密,看得出来做鞋的人很用心。
“这是二丫的鞋?”师父问。
老太太点点头:“是我给她做的,她还没穿几次呢……那天晚上她去给我送馒头,就穿着这双鞋走的……”
师父拿着鞋,翻来覆去地看,突然,他指着鞋底:“狗剩,你看。”
我凑过去,看到鞋底沾着一些泥土,也是黑褐色的,跟大柱手里的泥土很像。
“这泥土……”
“跟大柱手里的一样。”师父说,“都是坟地里的土。”
老太太没听懂,只是一个劲地哭:“二丫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怎么就遇上这种事了呢……造孽啊……”
师父把鞋还给老太太,问:“二丫死的前一天晚上,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见过什么特别的人?”
老太太想了想,摇摇头:“没有……就是跟平时一样,帮她娘做家务,晚上吃完饭,说我这儿馒头吃完了,要给我送几个过去……”
“她去送馒头的时候,有没有人跟她一起?”
“没有,就她一个人。”老太太抹了把眼泪,“那天晚上月亮很亮,我还说不用送,白天再拿也行,她非要去……”
师父又问了几句,老太太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
走出二丫家,王老五问:“道长,现在怎么办?”
“找个地方歇脚。”师父说,“明天再说。”
王老五连忙说:“去我家吧,我家有空房。”
师父点点头。
王老五家在村子东头,是个小院子,两间土房。他把我们领到东屋,里面有两张床,铺着稻草,还算干净。
“道长,您二位就住这儿吧,我去烧点水。”王老五说着就要走。
“不用了。”师父说,“我们累了,想早点歇着。对了,晚上不管听到什么动静,都别出来。”
王老五愣了一下,点点头:“哎,好,好。”
他走后,师父把门闩插上,从布包里拿出几张黄符,贴在门和窗户上。
“师父,今晚会不会出事?”我问。
“不好说。”师父坐在床上,闭目养神,“这村子的阴气很重,而且很杂,不像只有一个东西在作祟。”
“那……我们要不要小心点?”
“嗯。”师父睁开眼,“今晚别睡太死。把这个带上。”
他递给我一张黄符:“要是觉得不对劲,就把符捏在手里。”
我接过符,小心地放进口袋里,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油灯灭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大柱和二丫的死状,还有那把黑褐色的泥土。
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像是有人在扒拉泥土。
我一下子清醒了,推了推师父:“师父,你听。”
师父已经坐起来了,侧着耳朵听。
“窸窸窣窣……”声音很清楚,就在院子里。
师父轻轻下床,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
我也跟过去,顺着门缝看出去。
院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月光从天上照下来,把地面照得发白。
“没人啊。”我小声说。
师父没说话,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窸窸窣窣”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更近了,好像就在窗户外面。
我吓得一哆嗦,往后退了一步。
师父从布包里拿出桃木剑,轻轻拨开一点门缝。
外面还是什么都没有。
但那声音,一直在响,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窗户外面的泥土里钻来钻去。
师父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开门。
“谁在那儿?!”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窗户外面,泥土是松动的,好像刚被人翻过。
师父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指扒拉了一下泥土。
是黑褐色的泥土,跟大柱和二丫手里的一样。
“它来过了。”师父站起身,眼神凝重。
“它……它想干什么?”我声音发颤。
“不知道。”师父摇摇头,“但它好像在给我们留东西。”
“留东西?”
师父指了指那些黑褐色的泥土:“这些泥土,就是它留的。”
我看着那些泥土,心里一阵发毛。把坟地里的土送到我们住的地方,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师父,我们要不要……”
“回去睡觉。”师父打断我,“它既然只是留东西,今晚应该不会再来了。”
回到屋里,我再也睡不着了。睁着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屋顶,总觉得那“窸窸窣窣”的声音还在耳边响。
师父好像睡着了,呼吸很平稳。但我知道,他肯定没睡。
夜很长,恐惧像潮水一样,一点点漫上来,淹没了我。
老槐树,李明,泥土(乡村道士故事1:红丫头)章节目录+起始篇章(老槐树,李明,泥土):结局+番外评价五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