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秦安县王尹镇马河流域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阳光洒满田野,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泥土的芬芳。农户们正弯着腰,专注地进行着玉米大豆放苗工作。

不远处,几个农户组成一组,相互配合。有的负责查看幼苗的生长情况,有的负责放苗,还有的则负责将放苗后的薄膜压实,防止跑风漏气。他们一边干活,一边时不时地交流着种植经验。
今年,王尹镇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作为春耕生产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马河流域千亩示范基地。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镇党委提前规划、村党支部带头、党员示范、农户参与的方式,采取“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模式整合农业生产资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签352份合同流转 800余亩土地,为示范基地筑牢根基。同时,镇政府主导,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用先进种植技术推动规模化种植,提供“四个优先”保障,开展道路整修、农机配备等工作助力农业生产。

“今年是第三年种植了,去年的产量收益还是可以的。今年的出苗率也还行,现在正在放苗。”秦安县河湾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马芳军告诉记者。
此外,王尹镇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循环农业的理念,在示范基地附近建设秦安县河湾养殖场,集母猪、猪仔、育肥于一体,年存(出)栏量超1000头。示范基地产出的玉米、大豆作为饲料供应给养殖场,而植物秸秆、动物粪便则作为有机肥还田,形成了链条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推动镇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这种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让土地更肥沃,实现了双赢,未来我们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产业发展。”

联农带农,让农民钱包 “鼓” 起来。王尹镇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完善责任保障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行 “党支部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运行模式。由河湾种养殖农场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淼鑫农民专业合作社保底分红,基地还吸纳周边村 30 余农户就地务工,带动农户持续增收。在基地务工的农户李慧平开心地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还能照顾家里,土地流转出去也有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王尹镇马河流域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随着各项举措的持续推进和完善,这里必将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