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去了趟银行查流水,我都不知道自己啥时候买了个保险。”近日,70岁的湖南常德市民张文学向风口财经记者爆料,他的社保卡账单显示,从今年2月份开始,每月都会向一款名为“星火保”的保险支付保费298元,至今已累计支付4次,共计1192元,而自己竟对这一切毫不知情。更让张文学气愤的是,当他拨打“星火保”客服热线试图退款时遭到拒绝,此后便一直打不通该客服电话。
记者查询“星火保”后发现,已有不少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中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星火保”自动投保并续费扣款,且遭到该保险公司退款拒绝,与张文学所述情形基本一致。
对此风口财经展开调查,经过与“星火保”平台的多次交涉,成功帮助张文学申请退回全款。
误点“福利”链接竟被投保
据张文学回忆,今年2月份,自己在某购物平台浏览商品时,不小心触碰到了一个福利领取链接,由于自己平时就有在互联网平台凭身份信息领取福利的习惯,便输入身份证信息点了进去,没承想这一点竟是给自己投了个保险。
“我当时没有注意到保险的字样,还以为点的是一个福利链接,点完也没有被提示购买了保险,这不是属于‘诈骗’嘛。”张文学表示,在“被骗”的情况下,自己虽然填上了身份证信息,但只凭这一个步骤就投保成功的操作显然也很不合理,“他们甚至连支付链接都没有弹出,在我没有输入密码的情况下就成功支付,开通自动续费功能了。”
张文学的社保卡账单显示,今年2月22日,向户名为“安行天下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星火保-”的账号支付了298元,此后每月基本按期扣款,至今已累计支付了4次,共计1192元。

张文学社保卡账单中,“星火保”的扣款记录
“要说这期间算是提示我的信号,应该就是那些‘骚扰’电话和短信了。”再次复盘这几个月的经历,张文学表示,2月份以来,自己的手机经常收到来自“星火保”的推销电话,“只要一接电话对方就会说‘提醒您多次了’‘您有一份保单需要处理’‘能看一下消息不?’这样的话,感觉莫名其妙,而且语气很不好,多的时候一天能打七八个,我都把他们设置为了骚扰电话。他们又会不停发短信提醒我点击其中的网页链接,我也都当成了诈骗信息来处理。”让张文学没想到的是,当时自以为屏蔽掉了诈骗信息,殊不知已经上当受骗。

星火保带链接的短信
在核对完社保卡流水以后,张文学拨打“星火保”客服热线,试图以不知情为由退回全款,却遭到对方拒绝,此后便一直打不通客服电话,无奈之下张文学只好求助风口财经。
记者助力,从“拒不退费”到“承诺退款”
据公开信息,“星火保”是交互式保险咨询服务平台品牌,隶属于安行天下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28日申请注册成功,属于安行天下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5月21日,风口财经记者拨通了“星火保”客服热线,对方表示张文学所购买的是“星火保”旗下的爱健康百万医疗险,分为基础款和升级款两个版本,前者0.6元,报销范围仅为重度恶性肿瘤,后者298元,报销范围涉及肿瘤、感冒、事故等。客服信息显示,张文学于今年2月份先后通过广告链接购买了两个版本。
“我们的两个版本虽然名字一样,但价格、保障内容是不一样的,区分得很清楚,也写得很清楚。”“星火保”客服向记者表示。
而关于退款问题,该客服表示,爱健康百万医疗险属于消费型保险,是按照保障天数来计算保费的,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未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返还所交保费,因此除了张文学最新一月还未生效的保费以外,其他保费不予退回。
“这个保险是由本人填写身份证信息才可以购买的,不是说我们帮他去购买的。”该客服多次强调,当记者问及该保险购买流程是否合法合规,购买过程是否明确提醒过消费者,用“福利”引导消费者填写信息是否构成欺骗诱导行为等问题后,该客服依然答非所问:“是他本人自己购买的,不是我们帮他买的。”但当记者提出已掌握相关证据,并决定报警时,对方态度明显转变,表示要为记者特殊申请全额退款,需要等待1-3个工作日后查看处理结果。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是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应当进行着重提示,比如字体加粗等,保险公司需要履行特殊提醒告知义务,没有的话就属于无效条款,保险公司肯定是需要退还相关费用的。”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申宪伟向记者解释,而根据《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规定,用“福利”链接做广告吸引消费者,则属于销售误导行为。
“不知情投保”背后,还有连环坑
“星火保”的问题不只是“未经本人同意擅自投保”,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星火保”的相关投诉达上千条,无法申请退款、客服联系不上、连续电话短信骚扰、个人信息泄密等问题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星火保”的投诉达上千条
记者登录“星火保”公众号进行投保体验,但并没有查询到爱健康百万医疗险这一产品,正在售卖的是一款中国人保百万医疗险,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安行天下保险经济(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经济服务。产品页面中包含保障详情、缴费方式等,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投保费用区间,需要输入身份信息后,才可以看到需要缴纳的保费金额。
有意思的是,记者仅输入了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和个人投保情况便全部显示了出来,此前记者在连线“星火保”客服时也是,电话接通不到30秒,客服就查清楚了记者过往的投保经历。
“填一次电话号码就相当于信息泄露了。”一位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星火保”买过三份同种类的保险,后来通过平台全退了,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却从此天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推销电话。
记者在体验过投保、退保后也开始频繁收到“星火保”电话和短信,这些来电号码不一,地区也不同,最多时记者一天收到了9条短信,且每条短信中都附有网页链接,点击链接查看后,网页最终都会跳转到“星火保”的投保页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因泄露个人信息将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记者根据“星火保”的相关情况致电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方表示退款问题需要跟保险公司协商解决,若涉及违规违法行为需要邮寄书面材料进行举报。
其实近年来,监管部门与保险公司多次就互联网保险、短期健康险、保险销售全流程发文规范,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2024年3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划定“红线”规范保险销售行为;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自律公约》指出,保险机构应依法合规宣传保险产品和服务,不向消费者进行欺诈、隐瞒或误导性宣传。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