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山西|商代鸮卣奇遇:为何战神变“萌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1:33:00    



在历史的尘埃中,

那些穿越千年的文物,

便成了时光的密语者,

见证着沧桑,

诉说着辉煌。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

我们邀您共赴跨越时空之约,

一起走进山西主题活动

“美好共见·文物里的山西”,

感知历史,

聆听山西璀璨的故事。



本次主题活动,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晚报社承办。

我们特邀山西各博物馆18名优秀讲解员,

为大家深入介绍文物背后的传奇——

您将见证青铜器鸮卣的灵动神韵,

聆听云冈石窟的梵音回荡,

感知晋商票号里的金融智慧,

邂逅石刻造像上的衣袂翩跹……



文物山西,

美好共见,

此刻,启程!



文物名:青铜鸮卣


尺寸: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宽13.4厘米


时代:商代晚期


出土地: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在山西博物院“夏商踪迹”展厅 ,有一件特别呆萌的青铜酒器,名为鸮卣。它形状酷似猫头鹰,有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圆滚滚的肚子、扑棱棱的翅膀,怎么看怎么萌……早在2011年,就有网友把它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大家都说它像游戏里的那只“愤怒的小鸟”,它也就成为山西博物院里的初生代“网红”。


今天,就让我们在山西博物院资深讲解员刘琳的带领下,去了解鸮卣的故事吧。


鸮卣外形酷似游戏里“愤怒的小鸟”


从“战神”到“网红”

鸮卣的前世今生


鸮就是猫头鹰,古人称之为鸱鸮;卣是专门用来盛放美酒的容器,是商周时期用于祭祀的重要礼器。1956年的夏天,在石楼县二郎坡村内,农民贾炳智在一处壕沟内发现了包括鸮卣在内的15件青铜器。


当时的他,肯定想不到,自己“捡到”的这件青铜器,竟然能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文物之一。


这件鸮卣整体呈椭圆体,两只鸮相背而立。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身下为四足,两两相背,蹄形足,饰爪纹。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这件文物都是古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鸮卣局部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现在提到猫头鹰,大家都退避三舍,可是3600多年前的商代人为什么会把酒器铸造成猫头鹰的样子,并且让它成为最重要的祭祀仪式上的礼器呢?


其实,在商代及史前时代,猫头鹰是很受人尊重的:它的喙和爪子都像钩子一样弯曲,十分锐利,在飞行和捕食的时候,悄无声息,一击必中,所以在古人心中,猫头鹰是骁勇善战的代表,堪称“战神”。曾被誉为“中国青铜器鉴定第一人”的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认为,商代青铜器上鸱鸮的图像,“应看作是表示勇武的战神而赋予了避兵灾的魅力,这也是‘铸鼎象物’之意。”


在考古工作中,很多地区都曾发现有外形像猫头鹰的青铜器,比如湖北应城、河南安阳殷墟、湖南长沙东山镇等地,都曾出土过商代鸮卣。最出名的当属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两件成对的铜鸮尊,它们和山西博物院的鸮卣形制相仿。连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将军,都以鸮形青铜器陪葬,或许其内心,就一直有着对“战无不胜”的祈盼吧。


鸮尊,商代晚期青铜器

1975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图源:河南博物院公众号


自从鸮卣成为“网红”后,大家对它的描述就更为传神了,“愤怒的小鸟”是它的第一个网名,还有人叫它“青铜萌胖子” 。别说,在展柜灯光下,它那股气势还真是传神,虽然胖胖的翅膀短到叉不了腰,却俨然骄傲如将军一般,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鸮卣实在是太红了

文创商店里NO.1


如今的鸮卣,依然是山西博物院的“顶流”,连雪糕都出了同款——葡萄和沙棘口味,咬一口都是三晋历史的味道!成功“转型”为文创产品,鸮卣贡献了太多的素材,不仅仅是雪糕,它还可能是你书包里的笔袋、床头柜上的毛绒玩具,或者是一个镂空的精美书签、萌萌哒钥匙扣……


鸮卣款雪糕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据山西博物院院属公司“晋观文创”总经理姚香介绍,有关鸮卣的文创产品已经多达90余款。她说:“鸮卣见证了山西博物院文创发展之路。我们从最初复刻外形的纪念品,到元素提取转化的文创产品,再到内容创意、文化服务、数字产品的多元开发,文创品在开发中不断彰显着三晋文化的内涵,形成了以馆藏IP资源为核心,多种产品系列为主题,不同产品品类为矩阵的‘晋魂’文创品牌。”


鸮卣系列产品

图源:山西博物院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中,鸮卣不仅创造文化价值,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这位3600年前的“老大哥”,堪称表率,让更多的山西文创变得“吸睛”又“吸金”。在“互联网+”时代,让文物“活”起来,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让文创“飞”出圈,一件小小鸮卣,给丰富山西故事增加了更多可能。


“三千余年前,鸮卣装着敬神的烈酒;三千多年后,它装着我们对历史的想象。从战神到萌神,变的不是它的模样,而是我们解读文明的目光。”讲解员刘琳的这段话令人充满遐想,文物映照古今,它们彰显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价值,更隐含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明脉络。


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博物院参观,一定要看看鸮卣,别忘了——它曾翱翔在青铜的星空,守护过一个王朝的荣光。此时,展柜中这只穿越千年的青铜鸮,似乎正从历史的缝隙中振翅穿越而来,向我们眨动着眼睛......


鸮卣 商代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山西博物院外景

图源:山西博物院




图|见署名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海报及栏图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吕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