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平度:2025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暨“生生相惜 陪伴成长”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1:14:00    

鲁网7月12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王浩 通讯员 朱效敏 袁嘉利)7月11日下午,平度市“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暨“生生相惜 陪伴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平度市民服务中心举行,大学生及青少年志愿者代表等500余人参加。

“这里是平度,很近,让我们联通四面八方。听,前行的声音,山东半岛几何中心、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启动仪式上,一首由青少年志愿者带来的诗朗诵《这里是平度》让现场观众们在短时间内便了解平度、爱上平度。

据悉,本次活动以“生生相惜 陪伴成长”为主题,通过校地合作模式,由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三所学校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学校学生结对互动,入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手拉手”助学陪伴,既解决暑期看护难题,又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生生相惜 陪伴成长”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涵盖“防溺水公益救生圈投放”“失孤儿童帮扶”“传承红色基因”等6类特色活动。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专管员及乡村学生代表携手带来的微宣讲《文明实践点亮少年成长之光》,讲述了自2018年以来,平度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生动故事。

“这份聘书是责任,更是桥梁。”传统制香技艺传承人、文化社区合伙人代表王亚利说道,“我们将与高校志愿者团队深度合作,把制香、草编、面塑等非遗技艺融入课堂,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2025年以来,平度市结合文化社区打造工作,创新“文化社区合伙人”模式,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教育专家、科技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明实践,目前签约首批合伙人32名,覆盖非遗传承、社区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

庄严的授牌仪式,标志着“高校+实践中心+村庄”的志愿服务模式正式落地,高校将选派优秀学生骨干组建“青春助学团”,围绕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开展定点服务。青岛农业大学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焦鹏飞介绍,“此次合作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将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教育师范等专业优势,为平度青少年成长注入青春动能。”“孩子暑假有了好去处,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我们家长特别放心!”平度市南村镇学生家长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

近年来,平度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枢纽,联动17个镇街实践所、298个村庄实践站,通过盘活高校、社区、企业、非遗工坊等多元主体资源,打造“实践地图”,构建“校地社联动、教培研一体”的全域育人格局,为全市青少年打造一个“家门口的成长乐园”。

“我们将持续扩大校地合作‘朋友圈’,引入更多高校资源,打造‘志愿+教育+文化’的复合型服务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平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建表示。

在飘扬的旗帜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分赴各自助学单位,开启为期15天的助学服务,他们将以专业知识为笔、以青春热情为墨,在平度大地上书写陪伴成长的温暖篇章。正如山东师范大学志愿者代表刘文静所言:“这个七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梦想的引路人,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让成长在陪伴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