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书我说 寻访名著中的大美江苏㊱|一山藏尽江南韵,千年虎丘展新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9:15:00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写到,薛蟠到浙江、安徽、苏州转了一大圈,带回一箱苏州虎丘的扇子、泥人等风物,分送给贾府诸人。黛玉看见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

虎丘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千百年来,人们慕名前往虎丘,留下了行行屐痕、篇篇诗文。这里既有白虎化精、剑池藏锋的古老传说,也有千人石上昆腔绕梁的人文胜景,更孕育着沉浸式非遗体验、四季特色园事集等文旅新业态。

当历史文脉与当代创意在此交融,虎丘正以“三绝九宜”的天然画卷为纸,以吴地千年文明为墨,让承载着历史人文的“文化客厅”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2024虎丘曲会上,昆曲艺术家们在千人石、巢云廊、塔影园等景点演绎昆曲的千年古韵。 管钰楠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山藏春秋事:

三绝九宜间的人文密码

步入虎丘山门,青松夹道,白居易笔下“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的幽谧意境便扑面而来。沿石径而上,憨憨泉的清冽映着千年光阴,陆羽曾赞其为“天下第三泉”,泉水泠泠如诉,与山间鸟鸣相和,恍若米芾题刻“风壑云泉”中流动的诗意。

说到“虎丘”一名的来历,有两种主要的看法。

东汉《越绝书》记载:“千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筑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即传说春秋时吴王阖闾死后葬在山上,三天后精气化为一只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也有说“丘如蹲虎,因以为名”,虎丘山门是虎头,门前双井是虎眼,两边的风墙是虎耳,进门的山路是虎脊,虎丘塔是虎尾,酷似一只老虎。

虎丘虽山高仅30多米,却以“吴中第一名胜”之姿,将自然之灵秀与人文之深邃融为一体。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蒲章诸公唱和诗题辞》中称“虎丘之景,盖有三绝”,山势之奇为第一绝,远眺之妙为第二绝,剑池之境为第三绝。明代李流芳则在《江南卧游册题词》中道出虎丘的特色,即“九宜”: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

虎丘“三绝九宜”之胜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剑池。剑池两壁,刀劈斧凿,气势非凡。相传,夫差为纪念父亲吴王阖闾,举国之力在虎丘为其修建了一座水下陵墓,并搜罗四海,将3000多把名剑一同葬入墓中,其中不乏湛卢、鱼肠等盖世名剑,后人因此称阖闾墓为剑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中此语,用以形容苏州虎丘,贴切无比。”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旭辉认为,虎丘之所以能名声显赫,秀丽的自然景观自不可忽略,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得益于此山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积淀。“剑池白虎”“生公说法”的传说、吴王阖闾的遗迹、颜真卿的书法题字、苏东坡的吟咏题诗等历史人文内涵,才是真正让虎丘蜚声海内外的主要原因。

曲动姑苏夜:

中秋盛会里的千年回响

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苏州民间集会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各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其中,虎丘曲会不仅是虎丘最盛大的节日,也是苏州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民间曲艺集会。

自明代起,每逢中秋,文人雅士、曲友百姓就会倾城而出,云集虎丘山,以曲会友、竞技献艺,形成“千人石上听曲”的奇观。

“虎丘山脚下是苏州人雅集的胜地,从唐代开始发展到明代形成气候。”杨旭辉说,“为什么是明代?因为昆曲在明清之际盛行,虎丘雅集也在这时成为苏州市民合唱昆曲的天然大舞台。”

明代文人袁宏道在《虎丘记》中记载了中秋节苏州百姓夜游虎丘的盛况:“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在袁宏道的描写中,每到中秋节这一天,苏州城家家户户倾城而出,从千人石到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多如鱼鳞。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积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样奔泻不停。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彩霞铺在江面上。即使用电闪雷鸣也无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虎丘曲会一般要从初夜延续到三更天。夜幕初降时,“唱者千百,声若聚蚊”,参与者不分专业与业余,共同演绎昆曲名段。明代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中形容此时“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喧嚣中难辨优劣。明代诗人沈明臣则用“千人坐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形容千余民众竟夜在音乐伴奏下欢唱的胜景。至深夜游人散去,仅余三四位顶尖曲家竞技。最终胜者独坐千人石上,无伴奏清唱,“声出如丝,裂石穿云”“每度一字,几尽一刻”。张岱记载此时“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生怕打扰到曼妙的歌声。

胜景、人文与游人相合,构成了虎丘的独特风景线。作家余秋雨在《昆曲·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中对虎丘曲会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世界剧戏史上很难再找到虎丘山曲会这样规模宏大而又历时久远的剧艺活动了”。张岱在论及四时城市人文景观时,将扬州清明、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并称。

虎丘景区花朝节“十二花神巡游”吸引游客一路赏非遗、看花镜、观花市。 管钰楠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市聚江南韵:

文旅融合中的创新表达

清代地方风土小志《桐桥倚棹录》记载,旧时,虎丘“有市有会。清明、七月半、十月朝为‘三节会’,春为牡丹市,秋为木樨市,夏为乘凉市”。

如今的虎丘,特色园事活动贯穿四季,秋冬两季的庙会与春夏两季的花会相呼应,每年都有经典的传统项目和新颖的特色亮点。

“十二花神”手提花灯,衣袂飘飘,似跨越千年从画卷中走来,从西溪环翠巡游至塔院,步入花神殿进行祭祀祈福仪式……今年“五一”期间,虎丘景区以花为媒,为市民游客解锁假日浪漫。除了赏美景、尝美食,游客还可偶遇干将莫邪、唐伯虎秋香、花神货郎等历史人物NPC,参与“赏红护花”“簪花点妆”等沉浸式体验。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5月2日,虎丘景区接待游客6.74万人次,单日游客量破纪录。

近日,苏州虎丘景区举行的端午节特色活动预演彩排,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赏。端午节期间,这里将上演沉浸式吴歌音乐剧《新唐伯虎点秋香》。音乐剧由苏州市锡剧团、苏州市苏剧团、苏州昆剧院三大专业戏曲院团演员联袂主演,以明代才子唐伯虎的经典故事为蓝本,融入现代互动元素,打造集文化体验、趣味互动与非遗展示于一体的文旅新场景,为游客开启一场“奇妙”的江南文化之旅。

还原传统市集盛景,营造主题消费场景,从而带动客流,是虎丘发展的重点。继春日花朝市集之后,在塔影桥区域,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上市集也将亮相,竹筏上满载荷花莲蓬、新鲜瓜果、夏日饮品、时令小吃等。游客不仅可以打卡拍照,还可以预约上竹筏、逛市集,近距离体验初夏的凉意。

“当前虎丘片区资源和产业互动态势良好,以景区为核心的集聚发展未来可期。”虎丘景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虎丘将统筹旅游交通、特色活动、服务配套等,继续推动与虎丘湿地公园、枫桥景区、山塘街区的联动发展,整合串联留园、寒山寺等旅游资源,推出更丰富的线路,形成资源和市场共享,打造满足不同游赏需求的一站式旅游休闲目的地。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